第(2/3)页 朱棣登基后,对一班跟随他的忠臣良将大肆封赏,薛禄因战功卓著,一生征战未曾败北,且对朱棣忠心耿耿,所以得封世袭阳武侯,传至薛濂已历十三代了,但薛家对皇家的忠心始终未曾改变。 卫时春的祖上虽也是历代官身,但家族中未曾出现过惊才绝艳的人物,直到景泰年间,时任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的先祖卫颖,因在夺门之变中立下大功,被英宗封为世袭伯爵,至今已是七代。 朱由检笑着开口道:“薛卿,朕闻坊间传言,俱言卿勇略过人,日常喜读兵书,颇有乃祖靖难之时的风采; 当下危机重重,后金魔族不日到达京城下,朕今欲重整京营,待其成军后分一部由你二人掌握,卿可有何建言欲与朕知?” 薛、卫二人闻言心内都是一惊,二人虽一直未曾掌兵,但因为祖上都是行伍出身的缘故,与军中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也有亲信人等在京营中担任职务,所以对京营的了解还是比较详细的。 京营向来掌握在英国公张家和成国公朱家的手里,历史上因英国公张维贤年老体衰,不能视事。 所以现在提督京营三十万人马的是成国公朱纯臣,依仗成国公一系两百年来与军队错综复杂的关系。 成国公一系的将领牢牢把控着京营的各级实权职位,皇家的京营实际上已经成为朱、张两家的私人队伍。 薛、卫二人暗暗想到,难道陛下要削那两位国公的权? 他们二人还真猜对了,朱由检的的确确想削英,成两国公的权。不过他们有多忠心,可是军权这个东西太集中不是好事。 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,成国公也不是值得托付的人。 朱由检暗思之间,坐着的薛濂起身拱手朗声道:“上,臣家起自行伍,今虽不掌兵事,而于行伍亦知之甚深,我皇既顾问与臣,臣自言以告,或言语间所涉人,而为皇及大明也,臣亦是言!” 译文: 皇上,臣家起自行伍,今虽不掌兵事,但对行伍也算知之甚深,我皇既然垂询与臣,臣自直言以告,或许言语间所涉他人,但为皇室及大明着想,臣亦是知无不言! 朱由检赞许的点头道:“朕知你忠义,今日自是愿听直言。” 薛濂接着道:“自太祖初置营,以拱卫两京重地来,中间虽屡经变,而京营之大终为臣可,故京营从初数万,广至今已达数十万人,若知得当,严明纪律,操训严,粮饷宜,京营必成天下畏之师! 但自万历末始,频有奸逆执政,黜直之臣,黩谀之徒,遣中官总督京营事来,京营日衰。 营将皆为内监私,于军伍之事一窍不通,彼辈常虐士卒,克扣饷项,使营气不,士卒愤之情积于心。 至今京营能战敢战之军十不存一一,久之暇下危矣!” 译文: “从太祖开始设置营,以拱卫两京重地来,中间虽屡经变化,而京营的大始终为我可以,所以京营从最初几万,扩大到现在已达数十万人。 如果能知道当,严明纪律,操训练严格,粮食供应情况,京营一定成天下畏惧的军队! 但从万历末年开始,不断有奸逆执政,除直接的我,过分奉承的人,派遣宦官总督京营事务来,京营日衰。 营将领都是太监私下,在军队的事一窍不通,那些人经常虐待士兵,克扣军饷,使营气不,士兵们愤怒的情绪堆积在心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