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朱由检眉头一挑,表情有些古怪。 历史上这一招也屡见不鲜,最后李自成都打到北京城了,朝廷在京城纳捐,最后居然只有二十多万两,其中大部分还左手换右手的消失不见了。 “首辅大人此计甚好,臣附议。” “臣附议。” “臣附议。” 黄立极后面的大臣的争相附和。东林党自然也站出来反对了,可以这样说东林党现在已经不是为了国事而反对了,而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了! 反正东林党看来只要是阉党之人,品德有问题,那么他就不可能做好事,他也一定是奸邪。 从这点看来,东林党是何等的偏激,思想又是何等的片面狭隘! 明亡于东林果然不是一句空话! 朱由检看着他们议论,也知道议论不出好的结果,想了想便道“此事交由户部尚书郭允厚去办。京城里的务必要公开,不能强迫,一切凭自愿,且决不能有任何贪污纳贿之举。” “臣遵旨!” 郭允厚出列,躬身说道。 “下一条。” 明末的朝堂极其没有效率,哪怕朱由检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,让效率提升上去。 后面还是千篇一律各地平叛,赈灾,弹劾等等,还有就是各种论理,堂堂皇皇的大道理,让人无法反驳,偏偏毫无实际用处或者根本无法执行。 朱由检在最上面枯坐了近两个时辰,但这帮大臣们毫无疲倦之色,依旧侃侃而谈。 礼部尚书已经上书辞官,加上大理寺卿空缺,现在朝堂上争论的就是这个。 内阁辅臣太过复杂,但这两个九卿相对单纯。 工部,事关造船,事关水军以及海军,大理寺涉及就更多了,尤其是科举。 朱由检心里自有打算,任由他们争吵,一直不开口。当然他也知道东林党今天虽然没有激烈的反弹,可是他与东林党的决裂已经开始了。 朱由检不开口,大臣们再吵也决定不了,在最后朝臣们争持不下,朱由检一句‘再议’宣布了退朝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