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升营长,忠勇勋章,返回豫东!-《抗战:卖身当兵,赚钱娶杏儿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少校!营长!

    老王集这么多年,都没出过这种大人物。

    王掌柜的真有福气,居然捡回来这么一个宝贝干儿子,又跟自家闺女定了亲,简直太有福了!

    这段时间,王大举一天一个变化。

    先是在老王集盖了三间大瓦房,又在归德县买了一个独立小院,买了一个酿酒坊和酒楼,身价已然是老王集首富了。

    老王集村民,看着王大举日子搞得红红火火,每个人都羡慕。

    瞧见王大举和王毛娘,都热情讨好。

    就连王毛,在老王集也愈发横行霸道,无法无天。

    不止是王旭东。

    跟在王旭东的几个人,也都备受关注。

    有人认出了杨三、孬孩儿、赵昶乐的身份。

    这都是老王集的人。

    “哎呀呀,真是了不得,杨三和孬孩儿,还有昶乐那个孩子都当军官了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狗剩在青堌集打了大胜仗,现在独立营扩编成独立团,跟着他出征的人,几乎人人都升官发财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还有死了的人呢,咱老王集走了13个人,死了五六个……”

    “唉,这都是命。”

    “幸好,打仗都是二丁抽一,家里还有男丁传宗接代嘞。”

    “更何况,第5军发放的抚恤金可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每人4块大洋,听说狗剩自掏腰包,又给补了4块,那就是一共8块大洋……”

    “啧啧啧——”

    老王集村民讨论的语气中,充满了羡慕之色。

    8块大洋!

    死一个儿子,就能赚8块大洋!

    有了这8块大洋,另一个儿子就能娶媳妇生娃,整个家庭都能过上好日子。

    简直太赚了!

    这年头,穷人不怕死,就怕死的没价值。

    有些大头兵,累死累活赔了一条命,上面连抚恤金都要克扣,1个大子儿都不给发,那才真叫人寒心呢!

    而独立团的做法,却让豫东地区的穷人家,全都浮现出希望。

    当兵就有钱,死了还有抚恤金。

    如果打了胜仗侥幸活下来,还有一份奖赏拿,还能升官……

    谁听了不心动?

    “狗剩,你娃回来,是不是要在咱归德县招兵?”

    “娃,你是老王集的人,可得想着咱相亲嘞,先招咱老王集的娃,咱的娃跟你打仗,老人们都放心,你用着也放心不是?”

    “噫,可不敢做白眼狼嘞——”

    自从进了老王集,王旭东的高头大马,就被热情的村民围住了,每个人都欢天喜地,七嘴八舌的询问着招兵消息。

    “放心,肯定招咱老王集的娃!”

    王旭东微笑,放下一句承诺,先让村民百姓散了去。

    然后,他没有回家,而是去了一户穷苦人家,那是他1连牺牲士兵的家,他要去看看抚须金发下来没有,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。

    “噫,狗剩这娃有能耐嘞。”

    “三过家门而不入嘞。”

    “娃娃们跟着他,或许真能闯出一片天来。”

    老王集的村民百姓,还有几位上了年纪的叔公爷,看见王旭东骑着高头大马进了村子,没有先回家,而是去了牺牲烈士家里。

    每个人都竖起大拇指,赞叹王旭东做事有风度。

    尤其是。

    当王旭东又掏了几块钱,给几户家里贴补后,这种热切而羡慕的目光,就愈发炙热了。

    一人得道鸡犬飞升。

    王旭东是老王集的人,他当了营长,还能不照顾自己人?

    跟着他拼杀一次,肯定不亏!

    安抚完几户牺牲烈士家属,又承诺摆宴回请村民们,让他们散了去,王旭东终于清净一会,转身向王大举家的方向走去。

    此时,王大举院子里,早已围了人山人海。

    每个人,都是耳报神。

    不断跑来跑去,向王大举一家汇报王旭东的行动。

    每每都引来一番赞叹声。

    恭维的讨好,满脸堆笑,说话都陪着小心。

    无论王大举、王毛娘、王毛、杏儿、小翠、小翠娘,都抿嘴含笑,流露出一抹期待之色。

    终于——

    马蹄声哒哒响起。

    一个浓眉大眼,身姿挺拔的青年军官,走入王大举院里。

    “爹,娘,杏儿,毛儿,我回来了!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