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 多事之秋-《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》
第(3/3)页
师父那番话,在他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,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,自己将来要踏入的是怎样一个复杂而艰难的世道。
但师父最后的勉励,又让他迅速沉静下来。
是啊,无论外界如何,自身强方是根本,眼下,还是得先处理好游学之事。
当晚回到家,一家人围坐吃饭时,王明远便将豫西遭灾、路途恐生变故的消息说了,自然略去了师父后半段关于朝局的感慨,只强调了路途难行与可能的遭遇的麻烦。
桌上热闹的气氛顿时静了静。
赵氏首先就蹙起了眉,放下筷子,忧心忡忡:“哎呀!这……这咋又遭灾了?黄河发大水可不是闹着玩的!路上要是不太平,那可咋行?三郎,要不……咱晚点再去?等路上安生些了?”
王金宝吧嗒着旱烟,沉吟道:“晚点去也不是个事儿。游学不是一天两天,耽误久了,错过各地书院讲学交流的时间,得不偿失。”
他看向王明远,“三郎,你师父说得在理,路得走,但得更小心。原先的计划怕是得改改,绕开豫西重灾区?或者多约几个同窗结伴而行?”
王大牛一直闷头吃饭,听到这话,忽然抬起头,瓮声瓮气地开口:“爹,娘,要不……我也陪三郎一起去吧!”
桌上众人都看向他。
王大牛黝黑的脸上神情认真,搓着一双大手道:“家里现在地都佃出去了,茯茶生意也不用我-操心,酒楼这边我也帮不上大忙。我闲着也是闲着,三郎这一去起码三年,这外面这么乱,路上就狗娃一个人照应,我这心里头不踏实。有我一起跟着,啥贼人敢近身?”
他这话说得实在,赵氏一听,眼睛顿时亮了,王金宝也微微颔首,显然觉得这主意不错。
若说之前家里还需大牛这个壮劳力顶门立户,守着田产、照应着一应粗重活计,如今明远已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功名,更是崔巡抚的亲传弟子(之前是知府)。
这份体面和依仗,早非寻常农户之家可比,而且家中里外都有人操持得妥妥帖帖,确实不必再将大牛困在身边了。
王明远正要开口说话,今日赖着没有回家、坐在虎妞旁边的张文涛,猛地咽下嘴里那口馍,急吼吼地举手,嗓门洪亮:
“岳父!岳母!大哥!明远兄!放心!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!大哥尽管陪明远兄去!家里一切有我呢!我明儿个就收拾铺盖卷搬过来!我给岳父岳母当儿子!
家里有啥力气活、跑腿事,全包我身上!绝对把爹娘伺候得妥妥帖帖,把家里照看得好好的!保证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!”
王家众人:“……”
你爹好像也只有你一个儿子吧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