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那我可等着!”技术员笑着摆摆手,跳上拖拉机,“我还得去别的村送资料,先走了,有啥问题随时找我!” 送走技术员,村民们的干劲更足了。 苏瑶把那半斤尿素倒进泉水桶里,搅拌均匀,让二柱子和老周浇在最蔫的那片秧苗上,自己则继续带着村民们撒粪肥糊。太阳慢慢升起来,照在田里的秧苗上,虽然还是有点蔫,但看着比早上多了点生气。 中午的时候,张婶从家里端来了玉米糊糊和咸菜,分给大家吃。 苏瑶坐在田埂上,喝着热乎乎的糊糊,看着田里的秧苗,心里踏实了不少——有了这半斤尿素救急,再加上粪肥糊,秧苗应该能撑到补助下来。 下午,苏瑶和老周、二柱子商量着晚上接着守田。“不光防虫子,还得防牲口闯进田里踩秧苗。”老周说,“昨天村西头的老王家的牛就差点闯进来,幸好我看见了。” 二柱子自告奋勇守前半夜,老周守后半夜,苏瑶则回家煮明天要撒的粪肥糊,还特意多煮了点,里面加了些切碎的艾草——既能补肥,又能防虫子,一举两得。 天黑下来的时候,二柱子扛着锄头去了田里,手里还拿着苏瑶煮好的粪肥糊和一盏马灯。苏瑶站在村口,看着田里的马灯光晃来晃去,心里琢磨着——等补助下来,买了尿素施上,秧苗肯定能长出新杈,到时候再除草、追肥,明年肯定能收上稻子,村民们就能吃上白米饭了。 第二天早上,苏瑶刚走到田里,就看见二柱子蹲在秧苗边,眼睛亮晶晶的。“苏瑶!你快看!”二柱子指着秧苗,“昨天浇了尿素水的那片,冒出新杈了!小小的,嫩绿色的!” 苏瑶赶紧跑过去,扒开秧苗一看——果然,在老杈旁边,冒出了个一寸长的新杈,嫩得能掐出水来。她又看了看撒了粪肥糊的秧苗,虽然没冒新杈,但叶子比昨天绿了点,也硬挺了点。 “有戏!”苏瑶高兴得直拍手,“再撑两天,补助的尿素就来了,到时候全田施上,肯定能长出更多新杈!” 老周也来了,听见有新杈冒出来,赶紧凑过来看,笑得合不拢嘴:“还是苏瑶有办法,不然咱村的稻子真就完了!” 接下来的两天,苏瑶每天都去田里查看,看着浇了尿素水的秧苗新杈越长越多,心里的希望也越来越满。第三天下午,技术员果然开着拖拉机来了,车斗里装着一袋尿素和一个信封。 “苏瑶!补助批下来了!”技术员把尿素袋卸下来,又把信封递给苏瑶,“这是五十块钱补助,你点点。” 苏瑶接过信封,里面是五十块崭新的钱,她数了一遍,一张不少。她又摸了摸尿素袋,沉甸甸的,足有二十斤。“太谢谢你了!”苏瑶激动得说不出话,只能一个劲地道谢。 “别谢我,是你们村的示范基地做得好!”技术员笑着说,“赶紧施尿素吧,一亩地十斤,撒完浇点泉水,让肥快点化。” 第(3/3)页